毛囊炎是由于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。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,如大珠疮、发际疮、羊胡子疮、蝼蛄疖、蝼蛄患、蟮拱头等。本病好发于头部、项部、臀部、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,且有复发倾向,常多处发生,性质顽固,迁延难愈。中医在治疗毛囊炎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剂和疗效,具体方法如下:
中药处方(一)
【方名】毛囊炎方剂一。
【组成】连6克 黄芩1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银花10克 蚤休10克 连翘10克 三棵针15克 生甘草6克。
【用法】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,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,每剂煎2次。每日1剂,早晚各服1次。
【治法】清热解毒。
【主治】坐板疮,发际疮。
【加减】发际疮加荆芥10克,桔梗5克;坐板疮加牛膝、蒌芍各10克;大便干者加生大黄(后下10克)。
【出处】中药方剂大全。
中药处方(二)
【方名】毛囊炎方剂二。
【组成】银花18克 连翘15克 苍术18克 黄柏18克 归尾9克 赤芍9克 猪苓9克 茵陈30克 车前子9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待温,分次服。
【治法】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。
【主治】发际疮、蝼蛄疖、坐板疮等。
【加减】毒热重者加地丁、野菊花、川军、土茯苓、黄芩、栀子;湿盛者加生苡米、六一散、云苓、白术、苦参、防己;肿痛明显者加川楝子、乳香、没药、红花、川芎、丹参。同时,根据局部病情,采用手术切开或外敷药。